想去西藏旅游,怕有高原反应,如何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西藏的高原反应呢?

佚名 2022-09-26

谢邀!福大人为你解答。可以说想去青藏高原玩,又怕高原反应的情况是普遍现象。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进藏方式和节奏,“高原反应”并没有多可怕。

高原反应的出现一般是随着海拔不断上升下降才会出现的,通常海拔越高,高反症状越明显:有人头疼、耳鸣、有人恶心呕吐,有人食欲不振,有人流鼻血、皮肤干燥、有人甚至会急性休克……不用怕,稍后告诉你应对方法。

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,我喜欢西藏,近几年去了好几次,自驾游、飞机、火车三种进藏方式都体验过(自驾游次数最多),每次进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高原反应。比如在七八年前的一次自驾走川藏南线进藏的活动中,我就有一段有代表性的“高反”经历。

起初,从成都到雅安段自驾都没有任何反应(海拔650米以下),过了天全之后开始冲二郎神隧道(海拔2170米),海拔超过800米之后,我有耳压变化,也会有轻微的耳鸣感觉,但完全不影响驾驶,这种情况会持续到康定县城(2560米),此时高反情况有所变化。下车时会有点头重脚轻踩棉花的感觉(在车上没有感觉,不影响驾驶),问周围同行的朋友,有人有感觉有人没感觉。嚼块口香糖,喝几口水,打开车窗增加氧气吸入,可以继续上路。 从康定县城去新都桥,翻折多山时(山口海拔4290米),开车时有轻微头晕、头晕的感觉,感觉耳压比之前又大一点,是胀胀的那种感觉,但仍然可以开车。安全起见,此时就可以吸氧了!从成都当地药店买的便携式小罐氧气,便宜、实用、便捷,好使!

到了新都桥(海拔3630米),高反症状更明显一些,主要是头疼、乏力、没食欲。听了藏区导游的建议,当晚喝了一点青稞酒,吃了点糍粑,早点休息(不洗澡!)。次日起床后,还是头晕,和前一天情况差不多,换人开车,我在车上充分休息,继续赶路。

翻越高尔寺山(海拔4412米)时,头痛欲裂,恶心胸闷,这是那一次最明显的高反症状。快速吸氧一瓶,又吃了一片阿司匹林,小睡了二十分钟,头不晕也不疼、胸也不闷了,高反症状减少很多。后面川藏南线的剩余路段海拔虽然也是有高有低(最高的米拉山口5013米,最低海拔通麦2100米),但没有出现明显高反症状,而且越来越适应了后面的高原环境,哪怕是在世界高城——理塘(海拔4100米)也没有任何不适感觉。

多次进藏后,这种高反的感觉越来越少了。所以,我总结如果你是以自驾游方式进藏,一般从低海拔向高海拔过度的前3天会有较为明显一些的高反症状(上面我的体验比较全面且有代表性),当症状出现时,不要慌张害怕,也不要不重视,该休息时要休息,该吸氧时就吸氧,该吃药时也必须及时吃药。题主问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能适应高原反应?我认为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到了吸氧和吃快速缓解高反的药物的情况,采取措施后观察1到2小时左右,高反症状如果减轻,后面可以继续走继续玩,如果观察症状没有减轻反而严重,那就得尽快撤离高海拔环境,停止后面的游玩行程。(高反症状如果持续加重说明你的身体在发出严重警告信号,不要和生命健康对抗)。

如果你是乘飞机进藏旅游,初到拉萨前几天不要剧烈运动,不要洗澡!(防止毛细血管扩张、感冒发烧引发的咳嗽肺水肿等恶性问题)。过了前三天一般就没多大问题了。

如果你是乘坐火车进藏旅游,和自驾游一样,都有个循序渐“升”的过程,一般也没啥事,还是注意前几天别洗澡、注意保暖别感冒,也不要剧烈运动。

最后,给题主一个忠告,进藏旅游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高原反应预防和应急知识(我之前的问答中有详细的抗高反知识),并且千万不要固执,知难而退也是一种勇气!

喜欢旅游、自驾游的朋友,至少会关注一个牛B的旅游头条号:福大人爱旅行,你关注了吗?

评论: 阅读:
猜你喜欢